國家安監總局2010年明令所有煤礦今后井下作業時,必須配備的能給礦工提供生命安全保障的六大科技裝備系統之一的井下救生艙。
河南欣博礦山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龍貞說:“自10月份金嶺煤業成功安裝井下救生艙后,新豐煤業公司也已和我們公司達成初步安裝意向,目前我方正按照乙方要求,進行井下救生艙的安裝設計。技術工人已于12月14日上午進駐施工場地!
有專家指出,超過90%的遇難礦工死亡發生在礦難后一小時內,這一小時也被救援界稱為“焦點1小時”。因此,國家安監總局要求,到2015年國內所有煤礦都要建立“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和“通信聯絡”等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其中,加快建設煤礦井下救生艙、避難硐室等安全避險設施,為井下人員提供最后一道生命保障尤顯重要。
可移動式井下救生艙,一般設計定員為12人,長10.4米,寬1.63米,高1.88米,共13節,每節0.8米,便于運輸,也可任意拆解、任意組合。另外也可按用戶要求組合成8人、10人艙等,最多可容納100人。移動救生艙、避難硐室在無任何外界供電、供水、供氣的情況下,能滿足人員120小時內的生存需求,抗擊2兆帕的強大外力和1200攝氏度的瞬間高溫。 |